儿童血管瘤的症状及分类

文章来源: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发布时间:2015-06-26有用:
  血管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科疾病,其临床症状十分复杂,加之种类多,使得家长很难分辨清楚。有着36年血管瘤诊疗工作经验的王萍主任指出,血管瘤存在的部位不同,对孩子造成的潜在危害也不一样,因此了解血管瘤的症状,分清其类型是十分必要的。
 
  王主任指出,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、海绵状血管瘤、蔓状血管瘤、混合型血管瘤、KM综合征等5种类型。以下主要介绍这几种血管瘤的症状,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。
 
  一、毛细血管瘤
 
  毛细血管瘤(Capillary hemangioma),是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破裂,如此反复循环破坏,蚕食患处的皮肤和皮下肌肉组织,凡是有毛细血管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,百分之九十以 上属先天性,一般后天都是出生不久或局部受到外伤后所至。全身血管丰富的地方属多发部位,如:面部各器官等部位。毛细血管瘤主要分为草莓状血管瘤、毛细血管瘤、鲜红斑痣三种。
 
  (1)草莓状血管瘤
 
  发生约占新生儿的1%,多在出生时即存在,呈较小的红色斑点,以后逐渐增大,常高出皮肤,颜色鲜红,呈分叶状,形如草莓或杨梅。生长部位多见于头面部、躯干。
 
  (2)毛细血管瘤
 
  初生时患处有点状或成片大量毛细管凸出皮肤外,表皮高低不平,发展特快,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,在短暂的时间(半岁)内,将会使已患血管瘤的器官或周围的器官遭到破坏,少部分可快速发展为混合型血管瘤。
 
  (3)鲜红斑痣
 
  鲜红斑痣俗称为红胎记,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,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好发于面、颈和头皮,大多为单侧性,偶为双侧性,有时累及粘 膜。损害初期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、暗红或紫红色斑片,呈不规则形,边界清楚,不高出皮面,可见毛细血管扩张,压之部分或全退色,表面平滑。随着年龄增 长,颜色加深变红,变紫,65%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,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,于创伤后易于出血。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,终生不消退。
 
  二、海绵状血管瘤
 
 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分,既可位于体表,也可发生于各种内脏器官,尤其以四肢,躯干和腮腺多见。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,触之柔软似海 绵,按压肿块可被压缩,患者自诉患肢沉重、酸痛,活动后明显。部分海绵状血管瘤表面皮肤可合并毛细血管瘤,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。
 
  三、混合型血管瘤
 
  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,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,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,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,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 病损面积,形成隆起的包块,形态不规则,多见于面部及四肢。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,以至于眼睛、口唇、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, 可引起呼吸、饮食、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。
 
  四、蔓状血管瘤
 
  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头皮,额颞部或肢端,部分较局限,但大部分范围大,甚至达整个肢体,使该患肢增粗增长。外观可见局部一隆起肿物,或多个皮下隆起肿物 相连,皮肤潮红,皮温高,透过皮肤可见紫蓝色团块。可隐约感觉到迂曲血管搏动和蠕动,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扩大血管,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。
 
  五、KM综合征
 
  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可伴发 Kasabach-merrit综合征。该综合征是指血管瘤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。发生约为血管瘤患儿的1%。发病机制是由于瘤体巨大,血流缓慢,加上 手术损伤血管内膜,使瘤体内滞留消耗大量血小板,纤维蛋白原,凝血因子Ⅱ、Ⅴ、Ⅶ和Ⅻ,结果发生凝血障碍。症状和体征:1岁以内,尤其6个月左右婴儿,发 病前静止的瘤体突然增大,表面紫红色,伴有局部继而全身淤斑,直至DIC表现。外观酷似软组织急性感染表现。血常规检查,示血小板减少,严重者危及生命。
 
  以上是有关血管瘤的症状介绍,倘若孩子有类似的症状,或家长无法正确的判断孩子的症状是否属于血管瘤,请及时咨询在线医师。
 
  血管瘤会逐渐增大,危害健康,影响美观
 
 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血管瘤的症状,总是抱着等一等的心态,希望血管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。但王主任提醒,大部分血管瘤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的,且增长的速度在某些阶段较快。一旦血管瘤增大,不仅会造成毁容,还会压迫神经、血管等组织,产生疼痛感,较易出血等对孩子的身体危害较大;同时血管瘤生长的越久,其治疗难度越大,治疗的风险也会越高。因此,家长一定要及早带孩子治疗。

延伸阅读

婴儿血管瘤认识的3大误区

  婴儿血管瘤,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,发病是2%~4%,而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-4倍。北..[详细]

医院简介
北京天使儿童医院是北京儿童专科医院,以儿童发育行为/神经/内分泌疾病为主攻方向...【详细】
北京天使儿童医院 备案号:京ICP备16027269号-6
本站声明: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师诊断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72号